使用殺蟲燈 實現農業綠色化
每當夜幕降臨時,在東涌鎮西樵村的農田間都會出現“飛蛾撲火,自取滅亡”的奇怪景象。原來這都是由于該村實施頻振式殺蟲燈示范推廣項目引起的,隨著該殺蟲燈的投入使用,大量趨光性害蟲都得到抑制,西樵村真正做到了農業生產綠色控害。
“在水稻、蔬菜害蟲的高發季節,每盞燈每晚可誘捕到2斤多的害蟲,蔬菜受病蟲危害的情況明顯減少,農藥使用量也隨之下降,自從我們村安裝使用該殺蟲燈后,對蔬菜的抽檢基本再也沒有出現過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這都是殺蟲燈實現綠色控害的功勞。”西樵村副書記馮錦波向記者介紹頻振式殺蟲燈時說,“我們村對殺蟲燈的使用是非常重視的,為此還專門聘請了人員對殺蟲燈進行維護和管理,該殺蟲燈基本上每隔兩天就能誘捕滿滿一袋的害蟲,效果非常好。”據悉,頻振式殺蟲燈是一種具有效果好且省錢、少用藥等特點的新型農業技術,近年來在東涌鎮得到大力的推廣。該鎮西樵村農田上共配備了100多盞殺蟲燈,每盞殺蟲燈的防治覆蓋面積可達30~50畝,實現了該村轄區3800畝農田的有效覆蓋。而且這種殺蟲燈可有效防治36種趨光性蔬菜害蟲,效果達95%,不但能減少田間害蟲蟲口密度,而且實現農藥使用的減量減次,既節省農藥成本、人工,還保證蔬菜質量安全。
“我們村實行輪耕制度,以前我的農田位置比較靠近滅蟲燈,作物基本上沒受到病蟲害,現在調田后位置距離滅蟲燈遠了,害蟲比以前多了。”一位村民誤把記者當成了農業推廣站的工作人員,迫切希望在其新的農田附近裝上頻振式殺蟲燈。據農業推廣站的工作人員介紹,東涌鎮自實施頻振式殺蟲燈示范推廣項目以來,推行“三送”政策,即送燈、送線和送桿,各參與示范推廣的村只需提供相應的人手和負擔維修的費用即可。“殺蟲燈有實效,政府又大力支持,村民們肯定樂意安裝啦!”。該村分管農業多年的馮錦波說,“殺蟲燈一損壞了,村民就馬上找我要求更換燈管,比誰都關心殺蟲燈的維護。”
經過一年多示范推廣,目前東涌鎮的覆蓋面積已經達到兩萬四千畝,其中今年新增一萬畝。對此,除西樵、大穩、慶盛首批三個示范村外,細瀝、石基、魚窩頭、東導、南涌、小烏、萬洲等七條村的農戶今年也將享受到頻振式殺蟲燈帶來的綠色有機控害。
相關文章: